专业提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涉水产品检测、消毒产品备案检测、洁净室第三方检测、消毒器械备案检测的申请、办理机构在线咨询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10年专业提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涉水产品检测、消毒产品备案检测、洁净室第三方检测、消毒器械备案检测的申请、办理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15221759315
4006-010-725
水质处理器涉水产品检测报告机构
最新动态
热点文章
HOME 首页 > 水质处理器涉水产品检测报告机构 > 纯净水设备(机)涉水产品检测报告 > 公共直饮水设备在未来会取代包装水吗?

纯净水设备(净水器):公共直饮水设备在未来会取代包装水吗?

文章录入:卫生安全检测评价网   文章来源:卫生安全检测评价网   添加时间:2021-2-21

对于政府给水工程行业带来的技术改造、升级支持,有不少人依旧不以为然。因为这里还有“大自然的搬运工”,他们的广告让大家觉得瓶装水、桶装水、袋装水(以下简称包装水)能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然而,相关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水源地的水多好,只要经过那些“大自然的搬运工”包装了,你花钱买的实际是广告,你喝到的,不再是“大自然”的水。

一、你不知道的健康隐患:

1、消毒是把双刃剑:任何包装的密封性都是相对的,塑胶包装的密封性能更不靠谱。为了确保包装水中的微生物不失控,瓶装水、袋装水必须臭氧消毒,桶装水必须用过氧乙酸消毒,而使用任何一种消毒方式,都是一把双刃剑,会伴随产生一些消毒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往往对人体是有害的,许多可致突变、致癌。

臭氧杀菌,作为目前包装纯净水和包装矿泉水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毒副产物溴酸盐,短期内虽不会对饮用者造成看得见的伤害,长期饮用,日积月累,人体必然不断积累有毒物质。

CDC的实验数据已经证明溴酸盐可以引起染色体突变和DNA损伤,是致突变、致癌、致畸变物质(2006年岳银玲等人《中国卫生检验》)。2009年4月《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的颁布,将溴酸盐浓度限定为低于0.01毫克/升。

2隐形杀手:塑料瓶材质可以释放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别名DEHP)、双酚A(BPA)以及作为催化剂的金属锑,这些潜在致癌物,在热能的作用下会释放出塑胶里的有毒物质进入包装水中,放在车里的瓶装水已经被公认为是造成澳洲女性乳腺癌的隐形杀手。有许多消费者不在意在日光中暴晒的瓶装水或饮料,甚至将用过的塑料瓶反复装水喝,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毒素。(引用资料:2013年3月21日《天津日报》PET塑料瓶含致癌物?专家提醒不要反复使用)

202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委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评估了人类从自然界摄入到体内的塑料,估算出人们平均每周摄入大约2000个微型塑料颗粒。在纽卡斯尔大学计算的52项研究中,水是人体摄入塑料颗粒的最大来源,普通人每周仅通过饮用瓶装水或水龙头就能摄入多达1769粒塑料微颗粒。瓶装水中的塑料污染更加触目惊心,平均而言,每升瓶装水含有325个塑料微颗粒。

3、矿泉水真假莫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是将天然矿泉水与纯净水、矿物质水以及一般瓶装水区别开来的质量控制标准。据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信息显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代替原食品卫生标准《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2003)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 16330-1996),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如此,矿泉水厂家欺骗消费者便多了一项依据。

有相当数量的矿泉水品牌,其水源地采水量达不到商业运营的规模,不得不用净化后的地表水进行勾兑,甚至直接将净化水当矿泉水卖。比如,微量矿物质元素锶是矿泉水的重要指标,商家标称的锶含量居然可以从0.1微克至几十毫克每升,欺骗坚信矿泉水就是营养水的消费者。

4、纯净水成为瓶装水、桶装水主流:用反渗透工艺去掉水中的矿物质元素,让人类喝人造水。商家以及为商家背书的专家们的理由是,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营养元素是通过食物而不是饮水来获得。

二、包装水对环境的破坏,对公共资源的掠夺

1、独占自然资源:一些所谓的广告词说什么“山泉水在白白地流淌”,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纯粹是为资本寻找霸占公共水自然资源的理由。没有一家瓶装水厂真正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福祉。笔者曾经在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对某贴牌水厂做过调查,该厂曾作为当地开发资源的样板,至少占据了两个水源地,每年上缴的矿产资源费和纳税额度总和不超过百万元。而当地百姓享受到的所谓福利,仅仅是购买瓶装水比外地市场便宜几毛钱,附近村民没法从该企业的税收、就业岗位、扶贫中获得实质性收益。

2危害水源地,破坏水环境:大凡一类水源地都是生态脆弱、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需要保护的区域,包装水厂家在这里作业,从制瓶到洗瓶、消毒、采水、灌装、包装、运输,他们的生产、生活垃圾去了哪里?清洗瓶子、吹塑冷却的废水去了哪里?这一切缺乏监督的生产作业,带来的是污染、水资源的枯竭和水生态的破坏。

许多以“巴马水”“冰山矿泉水”等名称为噱头的瓶装水,不仅仅是商家牟利的手段,更是对当地水生态的灾难性破坏。据2005年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关志华在《情系青藏高原江河》一文的介绍,由于全球变暖、原始森林被破坏、草原退化、筑坝发电等人为和自然因素,青藏高原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冰川融化加快、面积不断缩小,云贵川地区大山的雪线不断抬升,万古奔流的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沱沱河等径流量减少,下游江河已经有不少地方变成了“季节河”,甚至“无水河”。

然而,部分包装水厂商日复一日大量抽取冰川融水,违反了亿万年形成的自然规律,这势必造成冰川消融的加剧,乃至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失衡,更不用说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了。不发达地区出卖稀缺资源谋求GDP的行为,被趋之若鹜,如若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喝掉冰川,岂不是人类的灾难!

生产瓶装水需要消耗的能源是自来水的1100-2000倍;全世界每年生产塑料瓶就消耗了5000万桶石油。这还没有将运输、储存、售卖等环节的石油消耗算进去。英国环境大臣宣称,塑料瓶生产过程要消耗掉大量的水,一只容量为1升的塑料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7升水。宁波镇海中学绿音环保社在2009年的调查显示:每生产1升瓶装水,制作过程中至少需要消耗17.5升的自来水。

在城市,塑料瓶总算有70%以上的回收率,它们被收集起来粉碎、清洗、热熔后做成化纤棉,废品循环利用。 那些被丢弃在草原、田间、山林、江河、湖海之中的塑料瓶子呢?这些塑料瓶子会在这里呆上300至1000年以上,我们的第N代子孙看到后将如何评价?

3、损耗大量社会公共资源:2008年5月至8月,笔者等人在四川大地震灾区的水处理设备捐赠和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大量塑料瓶被废弃在地震垃圾中。大地震后的灾区,大量运输资源被瓶装水挤占,我们的净水设备没有运输工具可以输送到最急需的地方。确实有瓶装水的捐赠,但采购是最主要的来源,瓶装水厂家往往是大灾难的获益者。

以我国酒店业为例,客房经过了从烧开水到配备免费瓶装水的变化,加上门店售卖的瓶装水,两者合计的瓶装水消耗数量惊人。据一家酒店行业供应商估算,酒店消耗的瓶装水占全国瓶装水总消耗量的十分之一,仅2010年瓶装水的消费金额已达30亿人民币。

三、包装水盛行的思考

无论是从自身安全、健康出发,还是从维护公共资源、保护环境的道义考虑,一个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是不应该以包装水作为市政供水的替代方案,或者沉湎于瓶装水的饮水习惯的。笔者作为民间抵制包装水的发起人,经历了10个年头的努力,看到的是包装水市场垄断程度不断提高;具备优质水源地的各级地方政府依然热衷于出售他们的水资源;各类大型会议、活动,依然是包装水的天下。同时笔者也注意到政府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共直饮水设备,近年来公共直饮水已经大规模地进入学校和政府办公场合。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立升净水设备为7300多万游客安全供水近15万吨,经历过2.4万次检测未发生一起水质安全事故,水质始终超过欧盟标准。直饮水技术也因此赢得世界赞誉,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影响未来人类生活的世博十大技术”。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超滤膜在有效过滤有害杂质的同时能够保留水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宜长期饮用。笔者衷心希望使用超滤膜技术的公共直饮水设备能够获得大规模发展,从而减少包装水的消耗,最大可能保护环境。

最后,值得大家深究的是这么几个问题:

1、优质水资源是公共资源,现在已经售出的水矿资源,并没有给当地或更广大的国民带来福祉,相反,水源地遭受污染的情况被掩盖了。

2、包装水消费形态带来的社会公共资源以及一次性消费对资源的损耗、废弃以及对大环境的污染,对社会伦理的破坏,是那么一点GDP和税收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3、包装水对人的健康影响,在国内科学共同体及医疗领域,尚缺乏深入研究,并形成某种共识,没有对广大消费者形成正确的导向。

笔者期待近年掀起的减塑、净塑政策能影响到包装水领域的静好岁月,也期待净水设备行业做出更多更贴心的产品,替代包装水的需求。

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纯净水设备(净水器)信息可以经常关注我们